高考临近,孩子压力大,其实家长压力更大
女儿突然说不想参加高考,妈妈吓得浑身发抖
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多给孩子正能量
“本来以为孩子的妈妈会全职陪孩子,让孩子更安心的高考,可现在孩子不想高考了,老婆已经郁闷!压力更大!”昨天,在昆明一家心理咨询机构,记者见到了带着妻子前来咨询的王先生。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。最近,由于心理压力很大,去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咨询的人真的很多。心理学家告诉记者,今年出现了家长多于学生来咨询的现象。
案子
有些父母比孩子更焦虑
在过去的两周里,一些心理医生接到了很多家长的咨询,有的抱怨孩子,有的抱怨焦虑。高考前夕,有些家长比孩子更紧张、更焦虑。
女儿高考快到了,她的妈妈张女士为了照顾女儿的饮食和起居,停止了夜以继日的工作,生怕她一点都考不好。但随着高考临近,女儿的病情越来越差,动不动就发脾气,对学习也越来越厌烦。张妈妈急得满嘴都是泡泡。
“我对孩子一直很听话,但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还是这个样子!从今年3月开始,我女儿就情绪不正常,动不动就生我的气。从年中开始——四月,她越来越咄咄逼人,不仅生我的气,还生我的气。到11号,前两天她跟我说不想高考了,怎么办?张女士向心理医生投诉。
著名教育专家、昆明学院教授曾如娣在听完家长们的讲述后,建议家长们首先要对高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。高考确实是孩子人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点,但不代表孩子不考好,以后就没有好的出路。准备考试的最好方法是尽可能保持正常。
建议
父母不会“亏待”自己的孩子
近期,即将高考、高考的学生家长经常来问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,为孩子的高考、高考提供正能量,不让孩子“吃亏”。孩子们。对此,曾如棣建议家长要努力做到“七必须”和“七不”。
一是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,而不是营造紧张气氛。温馨宜人的氛围有利于孩子学习潜能的开发。反而会让本来就紧张的孩子更加紧张。
二是家长不仅要关注和关心孩子的中考和高考,更不能把中考和高考看得太重。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考试。
三是家长要多对孩子说鼓励的话,不要说劝阻的话。比如“这两天你要快点,注意别太累了”、“你这么努力一定能考出好成绩”。
四、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,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和饮食,不要片面谈营养。
第五,父母应该是参谋顾问,而不是指挥官。在孩子复习准备考试时,家长应以提醒、建议、咨询的方式向孩子提出任何想法,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意见。
六、家长要提醒孩子在复习作业时要紧跟老师,不要“去d十月匆匆”,并到处为孩子请教。
第七,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要有两种心理准备,不要只顾着好。 当孩子参加中学或大学入学考试时,他可能会取得好成绩或不及格。 父母要有两种心理准备。